學院專業分布合理,辦學規模持續、穩定增長。我院目前開設有專業37個,涵蓋水利大類、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土木建築大類等九個專業大類。其中,建成國家級骨幹專業4個、全國水利職業教育示範專業1個、中央财政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産業發展能力專業2個、省示範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5個、省級精品專業5個、省級示範專業8個、省級服務産業特色專業群4個,省級産教融合示範專業點3個,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專業3個。建成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3門;主持、參與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的6門課程資源庫建設,主持2個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主持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6門建設,主持、參與教育部3個“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标準”建設。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技術技能積累,建立了系、校、省、國家四級競賽制度,在全國和省部級職業技能競賽中成績斐然并在數量與獎級上呈良好的上升趨勢,累計獲得758個省部級、全國行業級以上獎項,其中有187人次獲得118個一等獎及以上獎項。多年來,學院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到98.21%,初次就業率99.23%,學院被評為“福建省就業評估優秀高校”。
學院建有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院士專家工作站暨清華大學海西水利綜合實踐基地(全國示範院士專家工作站)、數字流域福建省高等學校應用技術工程中心、福建省動力電池材料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三明市CAE技術研究中心、三明市新能源動力電池技術及先進納米材料研究中心等14個産學研平台。2006年以來,全院教職工在CN以上期刊上公開發表的論文1223篇;編寫并正式出版高職高專教材226部,其中主編112部,參編114部。獲得省教育廳教學成果一等獎2個、二等獎3個,福建水利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個;獲得省市廳級各類課題立項851個;成果獲獎16項;授權國家專利80項。
學院擁有福建省水電培訓中心、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等多個對外技術服務平台,為社會提供水利、電力、水土保持等技術服務與咨詢,是福建省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項目培養基地、省級職教師資培訓培養基地。學院開展高技能、新技術培訓和技能鑒定,與各地市水利局、供電局、電力公司等政府部門或企業合作,承擔省水利廳“基層水利人才培訓計劃”等資格考試和培訓。
學院廣泛開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大力推進辦學資源整合、專業結構調整、課程體系改革、實習實訓模式轉變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優勢互補、互利雙赢的對外合作與交流格局。學院先後與台灣建國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健行科技大學等開展校校企聯合人才培養項目,積極開展閩台教育等對外交流與合作;成立“經世國際學院”,探索國際留學生聯合培養項目。成立安博榕軟件、大拇哥、橘園和偉海電力4個産業學院;對接“一帶一路”,與中水十六局開辦“閩江國際班”、與中國電建開班“金磚班”;與福建水投集團、福建恒安集團、中國重汽、建新集團等合作開展“二元制”辦學,與國網福州、泉州供電公司、閩東電力公司、廈門軌道交通、福州地鐵集團、廈門三安集團、甯德新能源等大中型企業廣泛開展合作辦學。